山雨欲来风满楼。白宫那边,总统特朗普撂下了一句狠话,一道“死命令”已经发出,他声称“所有人,注意是所有人,都将为实现一项特殊目标而努力”,末了还补上一句“我们一定会成功!”那股子舍我其谁的劲头,仿佛巴以之间几十年解不开的血海深仇,在他的一纸计划面前,不过是随手可以抹去的尘埃。
这个所谓的“特殊目标”,圈内人谁心里不跟明镜似的,剑指的就是加沙的炮火。为了这事儿,特朗普派出了自己的心腹,女婿库什纳和特使威特科夫,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起门来搞了一场密谈。前脚刚谈完,后脚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放风:美以“已经非常、非常接近”达成协议了。
可最有嚼头的是,特朗普话锋一转,不咸不淡地提了一句,“当然,哈马斯方面也需要同意”。要知道,哈马斯一直是被晾在谈判桌外的“恐怖组织”,如今摇身一变,竟成了决定协议生死的“最后一把钥匙”,这手操作,不能不让人多想几层。
老大的规矩你得懂
特朗普这套方案,说白了就是“胡萝卜加大棒”,谁不听话就敲打谁。他要求哈马斯在48小时内把人质全放了,还得自废武功,这条件不可谓不苛刻。但回过头,他也给以色列套上了“紧箍咒”,必须接受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重返加沙,军队得分阶段撤走,甚至给虚无缥缈的巴勒斯坦建国,留了个念想。
更绝的是,战后重建这笔天文数字的账单,特朗普眼皮都不眨一下,直接甩给了那些富得流油的阿拉伯国家。这手“我来组局,你们掏钱”的玩法,实在是太“特朗普”了。面对这份几乎是量身定制的枷锁,内塔尼亚胡的无奈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。
他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,嘴上还硬撑着场面,说什么要“解救人质、推翻哈马斯”。可当他承认“正与特朗普团队密切合作”时,那神情里一闪而过的不甘与疲惫,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。这位纵横以色列政坛多年的强人,终究还是被华盛顿牵住了牛鼻子。
人走茶凉联合国
不是内塔尼亚胡不想硬气,实在是兜里没牌了。就在上周,联合国大会上那极尽尴尬的一幕,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。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,当内塔尼亚胡准备上台演讲时,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,而是满场的嘘声和一场心照不宣的集体离席。
上百名来自阿拉伯、非洲甚至欧洲国家的代表,在他走向讲台的那一刻,齐刷刷地起身,头也不回地向外走。会场的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“请保持秩序”,却根本挡不住这股无声的抗议浪潮。等到内塔尼亚胡站定,环顾四周时,台下已经空了一大片。据说,伊朗代表更是在座位上,留下了一张在以色列空袭中遇难儿童的照片。
这一幕,比任何谴责都来得更加刺骨。它无声地宣告了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是何等的孤立。联合国193个成员国,承认巴勒斯坦的就有157个,连英法这样的老欧洲都开始转向。以色列,已然成了一座被世界包围的孤岛。
没有永远的朋友
这艘船,美国再不跳,怕是就要跟着一起沉了。这才是特朗普痛下决心,强行下场调停的根本原因。其实,这位商人总统的算盘早就打得噼啪响了。9月23日,他就在联合国突然向8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许诺,“不会让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”。
说到底,利益才是硬道理。持续的战争已经从美国的“中东资产”变成了沉重的“外交负资产”。相比于无条件地偏袒一个越来越孤立的以色列,沙特、阿联酋等国承诺的巨额重建资金,以及随之而来的地区稳定,这笔买卖显然要划算得多。
就在以色列骑虎难下之际,哈马斯那边也在紧急磋商。虽然他们嘴上还说着“没收到美方计划”,但从阿拉伯世界传出的风声却是“哈马斯有意接受”。这一下,所有的聚光灯和压力,瞬间全都打在了内塔尼亚胡一个人身上。
结语
最讽刺的,莫过于战场的炮火与谈判桌的筹码,竟能如此诡异地同频共振。就在美以宣布接近达成协议的同一天,以色列军队对加沙的猛攻没有片刻停歇。一边谈着和平,一边推进着战线,这恰恰说明,谈判桌上的每一寸进展,都是用战场上的鲜血和钢铁换来的。
此刻,最坐立不安的人,恐怕非内塔尼亚胡莫属。如果接受协议,他将被国内的极右翼势力骂作“叛徒”;如果拒绝协议,失去了美国毫无保留支持的以色列,又该如何在冰冷的国际社会中寸步前行?这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局。巴以冲突这盘大棋上,真正的棋手已经换了思路,而他这颗曾经叱咤风云的棋子,正处在被将军前的最后一步。
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